400-678-9069

猪价下行需聚焦效率竞争

时间:2021-06-15 10:01:38  浏览数:105
        熬过了疫情和非瘟,生猪生产持续恢复,但生猪的价格却不断下降,截至今日,对比近两年的猪价巅峰时期,已不止是“腰斩”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 猪价走低的背后有什么原因?未来已来,养猪人要如何抉择?

        很多养猪户心念赚钱的期望,纷纷在4月开始压栏,等待猪价反弹,却不敌猪价稳跌不止的困境。

        在盈利空间挤压和养殖成本提高的双重压力下,本月已开始大量抛售,曾经快速发展起来的规模养殖主体,又快速进入亏损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 养猪人,为什么今年格外难?

        1养殖成本大幅提升,利润空间不断缩小

        饲料占养殖成本的最大头,在当前高红利已过,利润逐渐降低的情况下,玉米、豆粕价格上涨,无疑是给养殖户们“雪上添霜”!

        猪价不见长,猪饲料却涨个不停!如今玉米价格依旧以高位震荡为主,全国均价在2900元/吨左右,豆粕均价在3620元/吨左右,总体上玉米、豆粕均高于去年同期价格800元/吨左右,饲料涨价至生猪养殖成本总体上涨。

        此外,规模猪场固定投资大,存在新建猪舍、购买设备等刚性成本,非洲猪瘟疫情又增加了生物安全等方面的成本,使得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。

        2养猪门槛提高,养猪人陷入“环保两难”

        “环保”是永久的命题,对于猪场的环保问题,国家环保局提出明确要求:

        1、不能建在居民区;
        2、需落实“三废”处理,废水废渣和废气都要有完善的处理设施;
        3、水源地不能在上风口,对环保要求较严格;还需要有化粪池,沉淀处理。

        如今,想要建养猪场,必须拥有养猪用地证明、环评手续、规划意见、立案备案手续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、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、生产经营许可证、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八个证件,才能正式开始养猪,可谓是非常严格。想要扩展规模,但是环保不明确,不敢盲目扩张,生怕到头来猪还没进去又被拆了,养猪人又陷入两难的境地。

        3 “千军万猪”集中过桥,进口猪早已在对岸观望

        中国“缺猪,不缺肉”!数据显示2021年1-4月累计进口猪肉159.29万吨,同比增长18%!,同时去年规模猪企的大规模扩张效应显现,生猪供应量在2021年急剧增加,2021年1-4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6689万头,同比增长39.6%。

        很多养殖户直言“心累、心寒”,为了等个好价再出栏,结果只等来了“进口肉”积压和猪价稳跌不止。

        4部分屠企拒收280斤以上的肥猪

        生猪价格出现踩踏式下跌,养殖企业正在抓紧出栏变现。河北一养殖户面对采访说:“北方一些地区的屠宰企业已经开始拒收280斤以上的商品猪了。现在猪肉价格就是恶性循环,市场上接二连三的肥猪抛售潮,让生猪价格始终没有形成上涨的动力。猪价何时才能触底反弹,可能要等到大肥库存清空之时。

        降本增效,养殖主体需积极自救
        
        据农业农村部5月31日发布的2021年1-4月的“生猪产品数据”来看,早在2020年底中国生猪的产能已恢复至正常年份的90%左右,非瘟前期高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,面对眼下养殖效益总体下滑、养殖场出现亏损的苗头,怨天尤人于事无补,降本增效,提升竞争力,积极自救才是紧要。

        1养殖利润分化,规模竞争到效率竞争

        眼下,生猪养殖进入高成本阶段。2020年以来,受效益带动和政策驱动,养殖户补栏生猪积极性高涨,带动仔猪价格大幅上涨。

面对这样的形势,养殖场的利润分化明显加剧,自繁自育的养殖场盈利情况较好,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场已开始亏损。总结来看,还是散养户亏损风险相对较小,规模养殖场亏损风险更高。在低行情下,不同企业间的养殖模式、管理水平、防疫能力差异逐步得到体现。

        2等待反弹的过程,也要保持理智

        众所周知,在生猪产业里,是有一定的周期规律的,抛开“非瘟、疫情”这种不可把控的外界因素影响,其实猪价本身,依旧是“供过于求就会跌价,求过于供就会涨”,万变不离其宗的消费定律。

        如今处于一个猪价低谷期,甚至都不知道此刻的位置算不算谷底,是不是真的会走到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预言的那样:“将来猪价不仅能跌到10元,甚至能跌到4元!”。很多养殖户从4月等到现在,“猪价跌了,饲料涨了,亏更多了”,在等待中心态崩了,难道真的望不到头吗?

        据《经济日报》总结分析:生猪产业具有“一长一短”两个特征。“长”指生猪生产周期长,由饲养后备母猪到仔猪出生到肥猪出栏需18个月;“短”指冻肉储备期短,按照有关要求最长也仅10个月。中国人爱吃鲜肉,使得猪肉稳产保供调控难度更大。

        从以往猪周期情况看,产能恢复虽然缓慢,但一旦猪肉供应完全恢复,价格便会大幅下跌。在这种环境下,一些养殖场户一旦资金紧张、实力不济,就可能大量淘汰母猪,为新一轮猪肉涨价埋下伏笔。

        3调整心态,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

        早研判、早介入、早应对,防止生产大起大落。

        一是:价格下跌时,优胜劣汰,保留优质产能,即基础母畜资源。二是:可以根据行情变化放缓补栏增养速度,避免后期产能过剩。

        对养殖场户来说,个体无法决定市场猪价,但在成本管控方面有很大空间可挖,细抓生产的各个环境,在不利的大势中,“能控成本”就是赚!

        政策出台,助猪业尽快走出低迷

        1完善信息采集、预警、发布机制

        日前,由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、海关总署、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生猪产品信息数据正式上线。该数据平台不仅提供有关生猪产品的生产、价格、消费、进出口以及成本收益等季度数据分析,同时还汇集了近几年多部门出台公布的生猪产业发展相关重要政策。

        这无疑是一件好事,打破了以往彼此数据空白或数据不准确的情况,不过,发布的信息还要更接地气,要易于市场主体把握。

        2健全动物疫情防控和畜牧兽医服务体系

        2020年9月15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就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 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、加快构建现代加工流通体系 、持续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等方面做出具体指导,加速补齐非洲猪瘟暴露出来的短板。

        3多地发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

        财政厅直接出手,广东省先后下达两批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,云南省46个县市区获得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.13亿元,江西省财政下达2021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1.078亿元,四川省下发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统筹资金分配建议方案。助猪业尽快回暖。

        4玉米豆粕减量替代,落地实施

        5月24日,农业农村部《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740号建议的答复》中提出“减量替代”的观点,这也将有利于国内饲料原料供应的稳定,从而使得饲料价格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区间之内,对养殖业的健康平稳发展有重大意义,促使国民肉食消费市场稳定。

        5发改委出台生猪市场预警方案

        《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》提出,监测预警。完善生猪行业和猪肉市场监测预警机制,增强科学性和预见性,为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和市场引导作用提供基础支撑。

        统筹考虑生猪产业关键环节及繁育周期,完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,重点跟踪分析猪粮比价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、36 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等指标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 建立生猪行业和猪肉市场信息统一发布平台,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猪粮比价和能繁母猪、仔猪、生猪、白条肉、猪肉等量价信息,及时发布涉猪政策和疫情信息等,实现信息共享,引导市场主体自主调节生产经营决策,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变化。加强部门会商,确认预警级别和预警信息口径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。

        《工作预案》强调,储备调节。保有一定数量政府猪肉常规储备,保持必要调节能力。根据不同预警情形,分国家和地方层面及时启动储备投放和临时储备收储等响应措施。

        当生猪大范围恐慌性出栏、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时,实施临时储备收储,以有效 " 托市 "。

        总结

        生猪价格变化是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,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消除。在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背景下,应坚持以市场自主调节为主,避免价格短期大幅上涨或下降。

        芭乐官方网站对价格过急下降的准备远远不够,“起时总结不够,落时思考不足”以至于“面对如今被动的局面无法做好预判和应对”,此时的波谷可能孕育着彼时的波峰。未来已来,芭乐官方网站也许该更深刻的反思,尽快建立起现代化的生猪供给体系,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足准备。
分享到:
  • 芭乐app黄官方微信

    芭乐app黄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芭乐app黄动态

网友评论

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昵称:

全部评论0条)

o(╯□╰)o 暂无评论,我要抢沙发。